ENG | 商务洽谈 400 6201800
公开课回顾 | 暴雨洪涝灾害过后,更应关注心理防护!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其中洪水灾害尤为严重。

在大规模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创伤和压力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每一个目击灾难的人。无论是灾难的历经者还是现场的救援参与人员,甚至是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灾情的普通民众都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及时的干预,以及正确的指导,在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极为重要。


近日,汇丰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联合好人生集团,共同打造《水灾后的心理防护指南》公开课,帮助降低创伤性灾害带来的影响,课程采取线上公开课形式,吸引了超千人次的观看。同时,希望这一份心理防护指南能为更多人带来益处。


数据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数据显示,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后,约30%-50%的受灾人群会出现轻至中度的心理失调,及时的心理干预和事后支持会帮助症状得到缓解。


那么发生暴雨洪灾后,会影响那些方面呢?

1

生理方面

有失眠、噩梦、易疲倦、头疼、肌肉紧张、背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食欲不良等等不适反应。

2

情绪方面

可能会出现恐惧、内疚、自责、易激惹、无助、易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3

认知方面

否认、自责、罪恶感、自怜自艾、无能为力感、高度紧张、不信任他人等。

4

行为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逃避、喜欢独处、时常回想起灾难场景、过度依赖他人等。




困扰


除了在多个方面会带来影响外,一些特定的心理困扰,也会在灾后尤为突出:

恐慌

洪水灾害过后,恐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人们可能会感到害怕和不安,担心灾难再次发生或者产生其他不可预测的后果。

焦虑

焦虑也是洪水灾害后常见的心理问题。人们可能会担心家园的重建、经济的稳定以及未来的安全。这种焦虑可能使人们感到紧张和不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失落感

洪水灾害可能导致人们失去亲人、朋友、家园、重要物品等。这种失落感可能使人们感到沮丧和无助,需要时间和精力来逐渐恢复。



应对


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心理变化也会有个过程。

《水灾后的心理防护指南》公开课中,陈老师说到,重大挫折后的心理过程,包括:


此外,陈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学员们多维度的给出了心理防护指南,1小时的课程干货满满,学员收获颇丰。

第一部分:灾难下的心理状态——如何发现我们的心理是否在此次水灾洪水之后有些变化?

第二部分:应对压力,恢复情绪——当我们感到心理产生冲击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通过自我调节完成积极应对?

第三部分:放松练习,回归平静——如何通过冥想收获内心平静,找到安全、舒适、放松的感觉,完成自我疗愈呢?



延伸


极端灾害过后,对任何个人造成的影响都不容忽视。同时,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对每一个组织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关系着组织未来的发展,因此,寻求专业帮助以及增强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减轻身心压力,提升心理能量。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也能获得成长和进步的机会,组织更能获得发展和前进的动力。


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不仅仅是自然灾害,面对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个人需要专业的支持,组织更需要灵活应对,成为每个员工的身心健康避风港。好人生咨询H-EAP将始终与组织并肩,做好坚强的后盾,沉着应对各项挑战!